來源: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1-10-11 05:04:05
7年前,昆明的羊甫片區還是一片散落著廢舊磚瓦窯和煙囪的坑洼丘陵地。2005年,國家關于在此設立出口加工區的一紙批文改變了這里的一切——建設道路、廠房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賦予一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優惠政策,引入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和優質項目,在經開區強有力的開發建設下,這里成為了昆明各類經濟園區中外向度最高的園區,昆滇產業經濟的又一戰略高地。
李紅是出口加工區內一家企業的員工,每天早上他都驅車從昆明主城到出口加工區上班,上了二環一路高速,半小時內便可到達。
今年下半年,李紅所在的公司運營的“國際珠寶加工貿易基地”將逐漸投入運營。基地將利用出口加工區的保稅政策優勢以及云南的地理和資源優勢開展珠寶玉石原料進口、加工及銷售業務,該項目運行起來后將達到上百億的產業規模,而這些對于云南及省外的眾多珠寶商而言,意味著無限的發展空間。
像李紅這樣,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到昆明出口加工區就業、創業,未來,他們中的大多數將住在這里,充分享受這里的現代城市生活。他們把夢想的種子埋在出口加工區這片創業熱土,他們親切地把這片創業熱土叫做昆明“第三城”。
云南唯一的出口加工區
昆明出口加工區是地處昆明主城、呈貢新城、空港經濟區幾何中心的云南省唯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距離市級行政中心13公里,距離昆明新機場17公里,已深度融入昆明經濟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經濟板塊。
園區交通環境優越,總長18.5公里的12條道路形成了暢通的區內路網,昆明市規劃輕軌4號線和南昆鐵路從園區內通過,泛亞公路起始段、昆玉高速從園區西側經過,形成了內聯外通的交通體系。
片區產業基礎雄厚,主干道順通大道與云大西路相連,將出口加工區與經開區光電子產業基地、牛街莊鳴泉起步區連接,在光電子、生物醫藥等多項產業上可形成銜接與配套。廣福路延長線將出口加工區與經開區的行政中心——信息產業基地相連接,在電子信息等多項產業上可形成配套。而在出口加工區南側,正在建設的王家營現代物流園內基于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物流系統,將為出口加工區的貨物集散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此外,經開區擬將出口加工區的港口服務及保稅功能延伸到王家營現代物流園,構建公-鐵-海多式聯運的服務網絡體系,打造國際“陸港”。
優惠政策凸顯更強競爭力
昆明出口加工區是云南各類經濟園區中外向度最高的園區,具備獨立關區代碼,可實現口岸功能;擁有一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通關政策,原料可在此進行保稅倉儲、保稅加工、保稅展示、保稅交易。目前,區內已經展開了緬產玉石原料保稅物流、完稅內銷的運行流程。而為了充分發揮出口加工區的保稅功能,“國際珠寶加工貿易基地”還將建立翡翠毛料公盤交易中心、網內網外的加工和交易平臺。
在昆明出口加工區,圍網內視同“境內關外”,原料、成品從加工區出口海外時無需繳納出口環節稅。這樣的優惠政策,使得原材料和產品銷售“兩頭在外”的產業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優勢。為充分釋放一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出口加工區內建起了完整的海關業務服務平臺,建立了具有報關、報驗、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
結合政策優勢和資源優勢,昆明出口加工區確立了珠寶玉石加工銷售;汽車整車銷售、汽車配件生產及銷售;奢侈品銷售以及保稅物流、總部經濟三大主導產業,并進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進入出口加工區,企業除了享受該區作為一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外,還將享受經開區為之配套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在昆明出口加工區內購買廠房、寫字樓、商業用房的,經開區給予投資者購買價格的3%作為補貼。對入駐的企業和商戶,經開區從2012年起每年拿出2000萬元,連續3年給予一次性房屋裝修補助。對入駐企業和商戶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形成的經開區地方財政收入部分,經開區按50%扶持企業發展。對入駐加工區圍網內的企業加工、生產的貨物,凡屬于直接出口和銷售給網內企業的,免征增值稅、消費稅。
六大片區構建國際化產業新城
配套產業培育政策,完善和拓展平臺功能,抓住橋頭堡建設和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的機遇,昆明出口加工區已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到2016年,昆明出口加工區將使珠寶玉石加工銷售、汽車整車銷售及配件生產銷售、保稅物流及總部經濟三大產業分別達到40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的產值規模,全區產值千億規模。
在此思路下,昆明出口加工區六大功能片區的產業氛圍日漸濃厚。國際珠寶城內已引入紫云青鳥、阿詩瑪等重點項目,預計2013年初將初具規模;國際汽車城已引入奔馳、奧迪、大眾等近60個品牌;保稅物流園區內已聚集了“陸港國際物流”等保稅物流企業;總部經濟區及國際財富中心已引入國際知名連鎖企業及高端奢侈品銷售企業等;而國際居住區內已建成金呈東泰花園、“第三城·丹槿園”等。
六大功能片區從產業平臺、居住配套、商業氛圍等方面布局現代產業園區,通過合理規劃增強了產業潛力,也提高了園區的宜居水平。未來,這里將形成以產業為支撐、有3-5萬人居住,5-8萬人工作,宜投資,宜創業,宜工作,宜居住的城市新區域——昆明“第三城”。出口加工區這樣描述即將到來的產業新城生活:“小區附近就能買到汽車、珠寶玉石、進口奢侈品,百米范圍內就到達上班地點,外出有輕軌,半小時內到達新機場。”
“國資經開”開辟園區建設成功路徑
為加快推進昆明出口加工區的開發建設,2007年3月,經開區管委會創新園區開發模式,引進省屬企業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戰略伙伴,聯合云南路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籌組了園區開發運營實體——云南國資昆明經開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資經開公司”),全面啟動園區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
5年來,國資經開公司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聚集化”的發展思路及經開區“一區多園”的戰略構想,高強度、大力度推進昆明出口加工區的開發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園區開發建設的成功路徑。
數億元投入園區基礎設施
2007年,國資經開公司在籌建初期即接受了昆明出口加工區封關驗收的重要任務。在沒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的當時,國資經開公司大膽實踐、創新思路,用了短短十個月的時間,克難攻堅,按期保質地完成了昆明出口加工區網內建設工程。2008年2月28日,昆明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過了由海關總署牽頭的國家九部委的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行。為響應工業強省、工業強市而成立的國資經開公司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此后,國資經開公司以更加堅定的步伐積極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在2007年至2011年間累計投資數億元,實現了昆明出口加工區12條主次干道共計18.5公里道路建成通車;完成了道路路燈、綠化、供水、供電、供氣等工程。
從原來煙囪林立、坑洼不平、荒草叢生的磚窯廢墟,到現在道路開闊、產業集聚、配套完善的投資熱土。國資經開公司以高強度的投入、大力度的建設實現了出口加工區的“五通一平”,為昆明出口加工區進一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及六大功能板塊開發建設創造了良好的軟、硬件環境。
優質產業奠定騰飛基礎
在完善基礎設施、推進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國資經開公司通過創新園區運營模式、搭建園區投融資平臺,積極吸引創新型、服務型、科技型、外貿型企業入園發展。
截至2011年底,國資經開公司共引進汽車、珠寶、物流、生物技術等產業共88家企業落戶昆明出口加工區,完成招商引資任務176億元。云南有色資源集團、云南萬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云南紫云青鳥珠寶有限公司、云南阿詩瑪珠寶有限公司、云南勝融汽車物流有限公司、云南駿信商貿有限公司、云南文化產業投資集團、云南會倫方基投資公司、云南盛世同創投資公司、昆明謹浦倉儲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廣廈投資有限公司、云南天森投資有限公司、云南新建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昆明盛鴻物流有限公司、云南豐駿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昆明昊潤商貿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紛紛入駐,為昆明市、經開區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和稅源基礎,進一步提升了昆明出口加工區的產業聚集效應。
園區實現滾動開發
從土地整理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通過5年開發建設實踐,國資經開公司以良好的業績實現了合作開發園區新模式的成功實踐。在此模式下,經開區管委會發揮了政策引導優勢,省工投集團發揮了資金、管理優勢,路橋房地產發揮了技術優勢,各方優勢互補,通過產業公司這一平臺實現了昆明出口加工區快速、優質、高效的開發。
這一模式的成功實踐,使政府政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杠桿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同時也使公司的資產平臺發揮了應有作用,實現了園區的滾動開發。
接下來,隨著開發建設的不斷完成,國資經開公司將逐步實現從“土地開發商”轉變為“項目開發商”并最終成為“園區運營商”的戰略定位。利用“橋頭堡”建設的良好機遇,在保稅物流、進出口業務等方面積極拓展,不斷擴大公司在圍網內的項目建設和業務范圍,延伸產業鏈,力求在進出口貿易和保稅物流方面有新的突破,從而進一步推進昆明出口加工區的升級發展。
“十二五”將引導投資100億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點,國資經開公司將在吸取經開區20年園區開發建設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銳意創新,完善自主投資開發和合作開發模式運作體系,引導約100億元的投資,全面完成昆明出口加工區的開發建設。爭取在未來5年內,使昆明出口加工區成為珠寶加工、汽車汽配、保稅物流、總部經濟、生物技術等產業共同發展,基礎配套設施完善,景觀環境宜人的國際化產業新城。
5年的風雨兼程、5年的開發實踐,云南國資昆明經開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條園區開發運作的新路徑,國資經開公司將繼續做好云南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的助推器,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助推昆明出口加工區躍居全國出口加工區中上水平。
(來源:昆明日報 )